建国初期,国家工业基础薄弱。为了奠定工业技术基础,集中优势资源,大力发展国民支柱产业,中央决定调配全国高校师资,建设专业突出、优势明显的“专科”高校。其中就包括成立著名的四大工学院,以期为工业发展积累原始力量、基础资源。
当时的四大工学院分别为南京工学院、华中工学院、华南工学院、大连工学院。
当年如雷贯耳、令无数学子俯首折腰的四大工学院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呢?如今又发展成什么样了呢,循着我的脚步一起康康吧。
南京工学院
新中国成立初期,全国开始了大规模的轰轰烈烈的院校调整。以南京大学工学院为基础,陆续并入多所著名高校的理工专业,其中不乏金陵大学、武大、复旦、浙大、厦大等一众明星学校的强势专业,成立了南京工学院。
几经变更,南京工学院最终于1988年定名东南大学。
如今的东南大学依然是华东地区响当当的双一流A类、985工程、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,常与同城南京大学相爱相杀。其建筑学、土木工程、交通运输工程、生物医药等专业所向披靡,一骑绝尘。
2019武书连排行榜中,东南大学高居中国大陆第15名,稳居985高校前列。
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,东南大学可谓进步神速。
华中工学院
建国后,毛主席曾多次前往武汉畅游长江,与武汉结下了不解之缘。彼时的武汉作为九省通衢,四通八达,承南起北,是国家发展的经济命门,在城市格局中占有重要一环,又加上先天工业基础雄厚,得到了中央的大力支持。
华中工学院正是诞生于这样的大环境中。1953年在毛主席的指示下,抽调多所名校的部分系科(武大占主力)组建华中工学院,查谦任筹备委主任(此人毕业于武大,为恢复高考做出巨大贡献)。
1988年,更名华中理工大学。
世纪之交时,原华中理工、同济医科、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组建华中科技大学。
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,在国内外各个版本大学排名中,稳居中国大陆前10名。
华南工学院
在全国院系调整大环境下,中山大学、华南联合大学、岭南大学等院校的部分理工科专业合并组建了华南工学院。成立初期,尽管华南工学院面临着入不敷出的风险,却在筹备华中工学院时贡献出机械系、电机系部分师资。后期,又陆陆续续或拆分自身专业、或吸收其他高校师资。在1988年定名华南理工大学。
如今的华工有着“广东小清华”之称,足见其学术水平之高。另外,华工有广州这个超一线城市的光环加持,生源质量简直不要太好。其毕业生广泛活跃于政商学界,如著名的TCL总裁李东生即毕业于该校。
大连工学院
大连工学院成立于1949年,位于辽东半岛最南部的滨海城市大连,是新中国成立前夕,我国为面向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。
1988年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。如今的大连理工贵为双一流A类、985/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,作为东北地区数一数二的顶级名校,各个学科蓬勃发展,在理、工、经、管、文、法、哲、艺术等学科上百花齐放、别有建树,其中,化学工程、建筑土木等专业更是独领风骚。